(通讯员 张文超 沈晓敏)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迅速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但严防严控仍需努力。严峻的疫情和长期居家给社会公众造成了不良心理影响,特别是尚处于青年期、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弱的大学生群体。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张毅教授带领的CBI脑影像与健康研究团队,紧盯青少年心理防护,发挥学科特色,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为战“疫”注入科技力量,为疫情防控、青少年心理援助提供支撑。
暖心抗“疫”,在行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疫情之下,更需谨防病毒入“心”。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CBI脑影像与健康研究团队迅速行动,通过网络会议的方式对研究方案、技术细节等进行了反复、详细地讨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设计开发了调查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网络信息采集平台,针对本次疫情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CBI脑影像与健康研究团队依靠前期在神经影像、脑调控等方面大量的工作基础,针对本次疫情对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积极实现前期无创干预脑调控研究和技术成果攻关转化,利用功能近红外脑成像技术从中枢探究由疫情引起的焦虑等异常精神状态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和搭建了实时神经反馈调控技术平台,以期通过调节大脑功能,实现缓解焦虑、抑郁等异常精神状态的效果。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的网络信息采集平台
实时神经反馈平台
目前,CBI脑影像与健康研究团队正在根据已开发的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信息采集平台,继续扩大对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并对用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状态的实时神经反馈平台进行调试。这一神经反馈平台将很快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帮助我校乃至全国大学生渡过此次疫情危机,减少创伤,恢复身心健康,为将来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无创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经验。
据悉,张毅教授带领的CBI脑影像与健康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对青少年网瘾、吸烟,偏头痛、肥胖等临床问题,研究致病的中枢机制,为临床干预治疗措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影像学证据。该团队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了5项省部级和学会组织奖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美国和英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际顶尖学者的积极评价,同时也被《科学美国人》等著名杂志报道。